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八部委聯合印發的《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等政策文件都強調推動智能物聯網的行業應用。金融業作為國民經濟重點行業,也是智能物聯網重點應用的領域。目前,智能物聯網在金融業的應用場景逐漸明晰,支持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創新,對金融業供給側改革形成技術支撐。
市場普遍關注,智能物聯網在提升金融業創新能力方面具備怎樣的優勢?智能物聯網是否具備了與金融業深入融合的條件?近日,《金融時報》記者對中國信通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金融科技部主任何陽進行了專訪。
《金融時報》記者:智能物聯網作為數字技術的組成部分,具有泛在感知、可靠傳遞、智能處理等典型特征,那么,其在提升金融業創新能力方面具備怎樣的優勢?
何陽:首先,智能物聯網大范圍擴展了金融標的物的范疇。智能物聯網通過各類感知技術,形成對物理世界各類實體的泛在感知,這是實現物理對象數字化關鍵的一步。泛在感知意味著能夠最大范圍獲得各類物理對象的基本信息,這對金融業擴大標的物意義重大。
在很多實體經濟的場景中,大量物理資產因為技術和成本的限制,無法成為金融標的物,因而也無法針對其設計金融產品。泛在感知技術的進步,給這些此前沒有合適感知方案的場景提供了更多的機會,使這些場景中的物理資產能夠數字化,為金融機構提供了低成本的資產真實信息,并在此基礎上設計專屬金融產品。例如,車輛、存貨、牲畜等動產、活體資產,在智能物聯網技術驅動下,可以成為有效的金融標的物,增加了信貸、租賃、保險等業務覆蓋的范圍。
其次,智能物聯網完善了金融服務閉環流程。目前,智能物聯網已初步具備固移融合、寬窄結合、天地一體的萬物互聯接入能力,協助產業數字化應用形成閉環流程。接入手段的完善,讓數字化各個環節能夠隨時隨地實現連接,補齊此前部分流程的斷點。
現有的各類金融產品設計都建立在對標的物掌握一定信息的基礎上,而金融產品是涉及多個市場主體的閉環,全流程、全環節的信息接入是金融機構降低風險、提高效率所追求的目標,但其中并非所有環節都能夠有效接入,給產品設計、定價、風險管控帶來一定困擾。
再次,智能物聯網為金融產品創新提供更豐富數據。智能物聯網擴大金融標的物范疇、完善金融服務流程,帶來的直接結果是為金融業提供更多數據資源。智能物聯技術支撐的萬物互聯,也意味著感知數據維度更全面、數據規模更龐大,其中大量數據成為金融業運行的關鍵輸入。
一方面,智能物聯技術在各行業的應用,形成的行業數據會成為金融業數據的重要來源,例如,智能物聯在工業互聯網、車聯網、智慧醫療等其他行業形成的數據,可作為這些行業主體資金融通、征信能力的有效證明;另一方面,金融機構自身基于智能物聯網的終端使用以及交易行為,豐富了自身數據,如銀行、證券、保險的各類外勤設備使用,可以收集大量數據。
值得一提的是,智能物聯網對于金融業的價值已通過標準化工作體現出來。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中國銀行業協會發起,聯合多家銀行、運營商、技術廠商共同制定的團體標準化文件《集成了5G與物聯網的抵質押物管理技術方案》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作為業界首個針對“5G+物聯網”智能金融應用領域的標準化文件,在銀行對抵質押物管理的過程中,建立起完整、規范的數字化管理方案,涵蓋感知、邊緣處理、連接、管理平臺、安全、數據對接6個方面能力。這一方案對多個典型場景形成支撐,包括動產定位管理、融資租賃物風險管控、供應鏈金融中資產管理以及特定不動產的監測管理等實體經濟融資中存在的痛點領域,實現銀行產品創新。
《金融時報》記者:此前,智能物聯網與金融業的融合時機尚不成熟。一方面,金融機構考慮到風險防控等因素,對新興技術持謹慎態度;另一方面,物聯網技術成熟度低、成本高以及應用功能單一等因素影響了其在金融業的應用。您認為,經過多年實踐,目前智能物聯網是否具備了與金融業深入融合的條件?未來前景如何?
何陽:一方面,政策支持為智能物聯網在金融業應用創造新的環境。
各行業相關政策的出臺是智能物聯網實現廣泛應用的加速器。近期發布的重要政策中,智能物聯網已經成為未來幾年金融科技布局的一個關鍵詞,將為智能物聯網在金融業的落地應用創造全新環境。
以2022年初人民銀行發布的《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年)》為例,在對未來4年金融科技重點任務部署中,多個領域涉及智能物聯網的應用,如金融業數字基礎設施、服務渠道、農村金融、供應鏈金融等,可見金融管理部門深刻認識到物聯網全方位賦能金融業創新的作用。2022年2月,人民銀行等四部委發布的《金融標準化“十四五”發展規劃》中也提出“加強物聯網標準研制和應用”。
另一方面,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痛點使其對智能物聯網需求增加。
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是近年來業界對金融業本質的共識,然而,實體經濟千差萬別,且各行業知識具有較深的壁壘,金融機構在向“深水區”探索過程中,對新的手段需求大幅增加,智能物聯網正是滿足這一需求的有效工具。
例如,智能物聯網技術能夠深入感知實體產業和企業各類資產、生產過程等數據,綜合運用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能夠實現全產業鏈封閉場景中交易的數字化、透明化,做到對中小微企業數據增信,以此為基礎實現金融產品創新,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當前,金融機構在服務中小微企業要求和考核壓力下,對智能物聯網的需求大幅增加。
可以預見,未來,金融機構和智能物聯網企業等主體深入合作將成為常態,推動各行業成熟的智能物聯網方案在金融業落地;同時,不斷開拓金融業新的場景,并持續完善智能物聯網金融相關標準,支持金融業數字化升級發展。
上一篇:展商推薦|壹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亮相2021南京智博會
下一篇:最后一頁